
荷花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荷花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荷花教案 篇1教学目的:
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3.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解题;讲析景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三、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1.提问: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
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
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四、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五、布置作业:
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
第二教时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性格,归结主题。
教学步骤:
一、分析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6――30段
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领悟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体会人物对话所包含的细腻复杂的感情。
问:今天回来得这么晚,这句话对描写人物、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明:它承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还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同时又暗写了水生以工作为重的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有因。
问:水生嫂既然十分关心水生,为什么不直接问明情况,却问他们几个呢?
明:水生没有说明晚归的原因,只是说吃过饭了。但是,他异常的神情(脸上红胀,说话气喘),水生嫂很快就察觉到了。她并没有直接追问,因为她知道水生是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有些事是不便细问的。于是,她机敏地转换话题,问他们几个呢?水生回答她:还在区上。 ……此处隐藏9162个字……师:还有觉得哪些词句好的吗?
根据回答出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从哪里能感受到作者写的很美?(嫩黄色)这一段还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借机板书:荷花 颜色美 姿态美)看这微展开的荷花在多么努力地伸展着每片花瓣,全展开的荷花又仿佛在尽情地吐露着芬芳,而饱胀的马上要破裂的花骨朵儿却在和蜻蜓说着悄悄话,这是一幅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谁能带着你的理解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师:这一段,作者按照观察顺序,先写荷叶,再写不同形态的荷花,使文章很有条理。请同学们跟随作者的写作思路,尝试着背诵一下这一段。(两人背诵)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面对这样一池美丽的荷花,老师和大家一样被深深地陶醉了。此时此刻,(范读第四段)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充分想象)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想象,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读写结合:同学们,作者在写文章时,不仅直接写出了荷叶和荷花的美丽,而且通过自己富有诗意的想象,将自己变成池中的一朵荷花,同样突出了荷花的美丽神韵。我们也要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春暖花开,樱花漫舞。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描写樱花的美文,我找同学读一读。
生长在小石路北面的是红色樱花。一簇簇红樱花,红得像漂染过似的,再有浅红色的嫩叶作陪衬,远远看上去,就像是晨光微露的朝霞。在小石路南面的是白色的樱花。白樱花洁白如朵朵小白云,又有红色花蕊点缀其中,好象白绸子上嵌着无数颗粉红的宝石,在绿叶的陪衬下,真是美如画卷呀!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樱花为开头,仿照文章的写法,写一小段话。
结束语: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老先生畅游了美丽的荷花池,我们都被那如诗如画的美景而陶醉。其实,大自然不乏这样的美景,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喜欢感受美的心灵,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美。
最后,我为同学们精心设计了两份作业,。。。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荷花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慰情。)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休最喜欢哪一句?
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卖)
(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宇训练统一起来)(朗读)
(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
(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
露士: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化瓣中包襄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6)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7)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师: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第 二 课 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
1.认读二三个词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师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听着人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小结: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1.齐读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花的美……
2.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第 三 课 时
(学习生字)
一、指导识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
形近字的区别:裳和常、蜻和晴
4.书写练习。
5.自评互评。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